行业资讯
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在天文学上,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,是夏日天的开始。
春花开尽夏花盛
夏日芳菲已入园
落花随春已归去
四野绿荫迎立夏
伴随着立夏的到来,多地开启高温模式,被烈日暴晒、挥汗如雨、收到高温预警的人们无不感觉,夏天好像忽然就来了,心情也不经意间变得躁动起来……
“夏气通心,五行属火,夏季摄生,养心为先,心为君主,宜静喜凉,忌浮恶热……”
中医认为“暑易伤气”,“暑易入心”。立夏时节,时值乾,自然界阳气渐长、阴气渐弱,相对人体脏腑来说,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。因此,夏季养生要以“养心”为主。
何为养心?
夏季养生要特别注意“静心”“养心”,这里所说的“心”并非心脏,而是指精神、情志,即养生要注意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。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“心者生之本……为阳中之阳,应于夏气。”在人体,心为火脏,为阳中之阳;夏天属火,火性为阳;两火相逢,势必扰动心神,出现心神不宁、心烦易燥的现象,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。夏季要注意养心,减少消耗,才能保障秋冬的能量需要。
如何养心?
想要养心,就要莫生气,管住嘴,迈开腿!
平心静气,降心火
春夏更迭之际,人体气血外向,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出汗开始增多,心跳逐渐加快,很多人容易出现烦躁不安、精神萎靡等心神不宁症状,严重会出现心肌缺血等症。此时,更需要关注心脏保养,顺应节气变化。尤其要注重心情调节、情志养生,以调节紧张情绪、保持心情舒畅。
助肝,调养胃气
立夏后,阳气上升,肝气渐弱、心气渐强,在饮食方面,宜坚持“增酸减苦、助肝、调养胃气”的原则,宜清淡,多补水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。少吃油腻、辛辣及上火的发物,造成身体内火过盛,上火造成口腔溃疡等。
晚睡早起,午睡养神
夏季昼长夜短,夜晚不易入睡。此时,晚上睡觉可比春季稍晚1小时左右,早上可以早点起床。又因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,尤其是中午,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,大脑供血相对减少,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,容易犯困。此时午睡不仅可以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,而且对下午的活动十分有益,也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适度运动,有益身心
立夏以后,随着气温升高,汗出的更频繁。“汗”为心之液,立夏时节宜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,如选择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。随着气温的升高,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,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,补充液体。
上一篇: 河南仲圣中医|小满宜健脾去湿
下一篇: 冬瓜的家常做法——冬瓜丸子汤!